“我的人醒过来了”!
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重症康复中心,妻子车祸昏迷35天后成功苏醒,55岁的刘先生欣喜不已:“当时别的医院都说我的人醒不过来了,让我另做打算,没想到她在咱们这里能恢复得这么好,人不仅醒过来了,如今康复得吃饭、上厕所都能自理……”
今年6月25日,给别人打工的张英(化名)下班后骑着电动车往家赶,走到路口时为躲避对面的大货车停在马路边,没想到反而被后面来的一辆小卡车撞了出去,人一下子撞出20多米,造成脑外伤及脏、脾、肺等多处受伤,当时就昏迷不醒。
丈夫刘先生赶到现场后,立即将她送往当地县医院治疗,做相关检查后显示脑出血、多发肋骨骨折、腰椎骨折、脾破裂、左肾挫伤等,病情太严重,又转入市里的医院。“在重症室待了一天,医生会诊分析研究后说治疗能力有限,建议我转院,我26日晚上八点多从甘肃老家来到西安。”刘先生表示,在西安某三甲医院重症室治疗十多天后,妻子张英仍处于昏迷状态,医生还告知他妻子醒来的几率极低,如果做康复治疗,或许还有一丝希望……
后经多方打听,7月8日,刘先生带着妻子转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?神经重症康复中心,慕名找到了意识障碍诊疗专家——李力主任。
李力主任根据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,对病情和预后进行了精准的评估,并邀请多学科进行会诊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,及时开展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。
“我当时非常灰心丧气,看到她每天昏迷不醒的状况,我心里着急啊,没想到来这儿以后,医生、护士们非常热情,李力、潘建萍主任及时拿出合理有效的救治方案对症下药,主管医生张英子、鲜双双两位医生不辞辛苦,日夜随时观察病情变化,杨梅护士长及护理人员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……大家还开导我、做我的思想工作。等我情绪好转后,又教我怎么照料妻子,教我给妻子听音乐、说话、说熟悉人的名字等,尝试着唤醒她。”刘先生直言,三天以后妻子就有了很大变化:“刚开始眼睛都不睁,要把眼珠子掰开才能看,但在咱这儿治疗后眼睛能睁开了,好像你说话她能听明白一样。”
看到妻子情况一天天好转,刘先生也打起精神,每天都根据医生的要求悉心照料妻子,并将妻子的饮食、吃喝拉撒、用药等记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:
7月23日:7:10 饭200ml,7:20尿300ml,10:05尿500ml,1:10 400ml尿,5:20 尿500ml,5:30 吃饭200ml,8:00尿500毫升,11:05尿400毫升。
7月30日:开始能小声说话,能回忆起以往的事情。7:00坐轮椅外出一圈 8:00回病房休息。
经过22天的康复治疗,7月30日10点左右,妻子张英突然能小声说话了。“我问她你吃饭吗?她说她想吃,虽然声音非常小,但可把我高兴坏了,我立马就给医生和主任通知。”刘先生表示,妻子醒过来的第一天可把他激动坏了,他专门借来轮椅把妻子抱上去,带她下楼转了一圈。
见妻子醒过来了,刘先生对康复更加有信心,他手里的小本本记录得更加细致:8月13日(星期六),6:30撒尿,6:40吃饭,8:50拉屎一次;下午3:40去康复训练,今天精神很好,走的机会多,稍微能直立。12:00还没睡觉……截至妻子出院,刘先生的这本小抄满满记录了49页,涉及吃饭、大小便、用药、康复治疗等各个细节。
李力主任表示,患者有“弥漫性轴索损伤”,这是一种常见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,多由交通事故、高空坠落等引起,愈后很差,死亡率高达64%,存活患者很大一部分会陷入植物状态,所以救治比较困难。针对这类患者,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,越早开始进行康复治疗,愈后的效果就会越好。
“她来的时候还处在昏迷状态,肢体还有多处外伤,但我们综合评估后觉得这些外伤对她愈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,重点是脑损伤的救治,所以当机立断,第三天就给予了经颅磁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。”李力直言,虽然看起来当时有些冒险,但从现在的恢复情况来说,真的很及时!
张英于7月12日可自行睁闭眼,23日呼唤时可做出微笑表情,26日可通过点头回答问题,30日可说出3-4字、语声低微……成功苏醒后,张英又及时进行了吞咽、肢体、针刺等康复治疗。经过一系列的康复,现在的张英已经能够自己吃饭、上厕所,说活、回答问题也很清晰。
张英从6月25日车祸受伤昏迷到7月30日成功苏醒,用了35天;从7月8日入住神经重症康复中心到30日苏醒,仅用了22天。“这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中,恢复得相当好,简直堪称奇迹。”出院时,张英除了左上肢有轻微的活动不灵,其他各方面都恢复得很好,这不仅得益于专业精准的评估,更得益于药物治疗、高压氧、神经调控(经颅磁刺激、正中神经电刺激、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等)、针灸推拿等治疗措施的的科学运用。
“我的人醒过来了”!在陪伴妻子经历35天的昏迷状态后,刘先生用最朴实的七个字表达了欣喜和激动。而满满49页密密麻麻的小抄,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55岁丈夫对妻子最深沉的爱,以及77天来不分昼夜的不离不弃(妻子张英9月10日出院)。
22天康复治疗,让一个昏迷的患者成功苏醒;再加上42天的康复训练,让苏醒患者从不能吃、不会走到生活完全自理,说话、回答问题思路清晰,无不与医护人员的每一次查房、每一次会诊、每一次方案调整、每一剂药量增减、每一次嘘寒问暖、每一句开导劝慰息息相关。
虽然不太会用手机,但妻子出院后刘先生还是专门发来一封753字的感谢信,情真而意切:“虽然我可能连他们的姓名都不知,但正是他们不辞辛苦、脚勤手快、精准到位而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,才使我妻有了第二次人生。声声道谢都无法表达我对您们的感激之情,就用这封信略表一下我对您们全科室医护人员的一片敬意吧,谢谢您们,您们辛苦了!希望贵院贵科室这种救死扶伤、无私奉献的精神能继续发扬光大,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在你们的救治下而重塑新人生……”
不得不让人感慨:如此有医、有爱、有温度的地方,怎会少得了医学奇迹呢?!
没有了
:下一条